2006年8月30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“草根机制”的力量
劳剑

  金华市婺城区城西街道在暂住人口、楼道、清洁工等人群中设立了民情信息员。这些负责收集治安、邻里纠纷、卫生等方方面面信息的民情信息员,还承担着参与化解民间纠纷的任务。因此,他们既是维护社区稳定和谐的生力军,又是化解邻里矛盾、纠纷的调解员,对维护社区稳定,构建和谐社会,发挥了重要的作用(8月21日《浙江法制报》)。
  我觉得,这一探索之举所发挥的作用,显示的正是平安工程中“草根机制”的力量。
  我们知道,平安工程中“草根机制”的特点或者说作用,就是“依靠群众、化解矛盾,维护稳定、促进发展”,从而确保一方平安,让群众安居乐业。就城西街道民情信息员设立的初衷来看,它显然是着眼于治安管理,然而,从其工作的实际来看,它那种“大”到社区脏乱差和外来人员流动问题,“小”到邻居夫妻吵架、闹离婚等等社情民意都要及时反映的工作要求,事实上已经跳出了仅仅抓治安的格局,而是在更大的范畴打造平安工程、构建和谐社会。
  一个例子很具典型意义。一位戴姓民情信息员所在的楼道有两口子半夜三更经常吵架闹离婚,吵得左邻右舍都不安宁。小戴及时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社区,社区工作人员一了解情况,发现那两口子吵架常常是因为经济困难。于是,社区很快将他们定为帮扶对象,还发动居民及时为他们考上大学的儿子资助学费,并给女方安排了工作。这一连串的帮扶不仅“救”了一对夫妻、一个家庭,更为这三口之家铺设了希望之路。
  你说,这些事关社会治安吗?当然是。这仅仅关涉社会治安吗?当然不是。可以设想,如果民情信息员不及时反映那对夫妻闹离婚的事,社区干部不会及时了解到他们的困境,也不可能马上施以援手,那么,夫妻离婚、家庭解体不说,他们考上了大学的儿子,不仅大学梦可能破碎,内心遭受的创伤还将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。
  再追根溯源,如果不是设置了遍布社区角角落落的民情信息员,那么,小戴也好,张三、李四也罢,也就很有可能因“事不关己”而“保持沉默”,邻里人情便变得薄冷如冰,社区将变得板结生硬,我们的组织也将成为“孤家寡人”,而无所展其力量和关怀。现在,像小戴这样的居民身负了责任,他们对社会治安以及一向被认为是“家长里短”的大事小情,会有一种来自于职责的敏感,会及时向组织反映情况、及时与居民沟通问题,并主动地参与解决民间的矛盾和纠纷。这一方面使组织的“耳朵”更灵敏,另一方面,也使组织能够更及时、更有效地以组织的力量来施以关怀或解决问题。
  一句话,民情信息员制度因为来于民、藏于民、动于民、功于民,所以,犹如扎根于大地的“草木”一样,能够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。这一“草根机制”畅通了社情民意反映沟通的渠道,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,使群众有效地实现自我服务、自我管理,从而能够从“草木”的“根系”出发来推进平安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。